抨击政府无能,体制缺陷,揭短板反讽的作品在韩国类型片里已经是家常便饭的题材,办事效率低下的警察,永远抓不到的嫌疑犯,抓到了却也没法定罪最后只好引向复仇或是自救的结局,朴赞郁奉俊昊拍了不少,其余卖座主流类型片也有不少佳作。方银振自己早期拍的《奥若拉公主》,选择的也是我要复仇以暴制暴的路子,但这一次,她摒弃了类型片的强烈风格化,转向了以情动人。
坦白说,完成度不算特别好,抨击和反讽这一块,用力有点过头,叙事也老实直白,煽情手法上略嫌生涩。不过,也还是能够被这部电影感动到,因为它依旧述说了人性的执念与顽强,就像方在自己的采访里说的那样:“我的电影里,没有所谓的弱者,人类远比自己想象的更顽强。”但在这个略显冗长又并不复杂的故事里,要靠什么来将这样的信息传递到观众心里,全度妍的表演毋庸置疑是最重要的,此外,细节之处的写实和情感线索也有几处值得说说。
使馆官员和政府部门的刻画基本上是脸谱化的,但韩科长那个角色相信是不少看客会会心一笑的,它绝对还原了基层公务员的真实状态,就是所谓平庸的恶,哪怕有最上层的长官或者最高层的法律条文或规章制度,办事的步骤遵循的基本还是那句话“我要请示一下领导。”白胜宇演得很出彩,基本上把握了那种有点儿装,有点儿端,又有点儿孬的姿态。
贫贱夫妻百事哀的刻画也挺写实的。高修饰演的丈夫,本事不大,心眼不坏,对老婆动不动还不是特耐烦,庸常男子的急躁与怯弱他都有,所以后来这拯救我妻子的戏码拍了这么久,也建立在他日常性的这面之上,蜕变这词,用在他身上也恰如其分,慢是慢了点儿,走了许多弯路,但小人物那股死磕的劲儿是演出来了,比后面的煽情演得好许多。
煽情的主要任务是交给全度妍的,也是这片吸晴的关键。女主历经两年牢狱之苦,从惊慌失措到受尽欺压,日子久了慢慢接受了现实,学会了自保,也学会了反抗。人性是这样,有人依靠时,你便相对脆弱;孤立无援时,你比你想象得更顽强。庸常的困境里有人生的侥幸,未必能成就生存动力,绝境中的孤独与希望倒能照亮成长。女主最后的法庭自白,是本片最煽情的一场戏,但不是常规卖力的洒狗血,静妍的自白里,没有怨恨,没有愤慨,道出了迫切,也道出了反思。两年时光承载的成长与蜕变,不仅仅是静妍的顽强,也是丈夫的担当,还有串起希望和思念的女儿也愈发懂事了,最初吵闹着要豪华玩具的她也能微笑着拉着父亲的手,说出“我不要生日礼物,只要爸爸就好。”
反讽的戏,也是最后那场拍得最好。哪怕前面花了大篇幅正面刻画使馆官员的丑态,也还是电话桥段设计得相对高明。
最美的一场戏,无疑是静妍从警车出逃跑向异域之海时的张望,美丽且熟悉的风景,足以撑起全部信念,全度妍演出了那份忘我,像要把这片蓝色大海吸入体内的那种迫切与感动,被自然地壮阔所包围,哪怕只是短暂的那一瞬间,却足够震撼。大概也正是在那时,回家的路,开始由迫切慢慢演化为一种踏实的等待,在陌生风景里,顽强地,冷静地,延续生活。(Koretic/文)